新闻中心

【她未来科普】女性宫寒,中医教您这样调理!

发布时间:2024-09-28 浏览数:27
【她未来科普】在中医中,寒指病理产物之寒邪积聚在人体经络脏腑中,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,无法正常运化水湿,而是寒冷之气停滞在人体经络脏腑中,这种寒多为虚寒,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外来之寒邪,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产生的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,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了一系列疾病的统称。


一、什么是宫寒
提到宫寒,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女性子宫寒凉。其实,中医上所说的宫寒中的“宫”,并不单指子宫,而是包括女性整个生殖系统在内的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等。宫寒的实质则是指与女性生殖能力相关的一切寒症。不仅如此,宫寒还常与多种妇科疾病“相伴而行”,可引发子宫、卵巢、输卵管等妇科疾病,严重时还易导致不孕,即使怀孕也较容易流产。


二、宫寒是如何引起的?
按照中医理论,人的体质有寒、热之分,其中寒又分为实寒和虚寒。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,寒由内生,即阳虚则外寒,需要温阳;实寒是指人体感受了实际的寒邪,如穿衣太少、吹空调时温度太低等,使体内阴寒过盛,即阴盛则内寒,此时需要驱寒。因此,宫寒分先天和后天两种——先天宫寒是由于女性脾肾阳虚,导致体内寒气停滞;后天宫寒是由于体内受到自然界寒邪侵袭所致,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,如夏季贪凉、饮食过于寒凉、衣着不温、经常吹空调等。另外,经常情志不畅、有过流产史,采用不当方法快速减肥的女性也易导致宫寒。


三、宫寒的症状有哪些
宫寒的症状除痛经、手脚冰冷,小腹冷痛,经期延迟、手足冰凉、经血色黑外,还包括白带量多、清稀,月经量少、经血不畅、月经紊乱、闭经、经期浮肿、经期腹泻,月经不调、痛经,性冷漠、多流产,小腹不温,四肢冰凉,经常眩晕,经前乳胀,面部出现黄褐斑、痤疮,困倦腰痛,面色晦暗、眼睑肿胀等症状。因此,如出现上述症状,那么很有可能是得了宫寒症。不及时进行调理,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问题。妇科疾病。有慢性盆腔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内膜炎、阴道炎、不孕不育多方面的症状。


四、宫寒如何调理
1.重保暖
调理宫寒的重点是要注意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,避免小腹受凉,尤其要避免下半身受凉。注意给小腹、腰部和双脚保暖,寒冷季节不要穿露腿的短裙,穿裙子的话,最好配以厚羊毛袜、打底裤。也可以通过喝姜汤、燕窝等食物来暖宫,调养身体。还可以使用药性温和的中药来调理,例如艾附暖宫丸、温经汤等。平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、虚寒饮食,多吃热性食物,例如生姜、巧克力、大枣、荔枝、芒果等食物。也可以使用艾灸或者针灸来帮助恢复。

2.忌吃冷
宫寒饮食要注意避免食用一些寒凉性的食物,如白菜、梨、西瓜、黄瓜、绿豆、苦瓜等,以免加重宫寒。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,如核桃、枣、花生、羊肉、狗肉、鸡肉、鳝鱼、虾、海参、栗子等。长时间的处在空调的房间内,也可能是腹部着凉等原因引起。会导致患者的月经量减少,出现痛经,以及月经颜色发黑等症状。同时还可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,以化解食物带来的寒凉,如能长期坚持,对调理宫寒就十分有益。

3.常锻炼
要想调理宫寒,加强锻炼不失为一个好方法。比如:跳绳、慢跑、快走等。一般宫寒的女性出汗较少甚至不出汗,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调理气血,改善宫寒的症状。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,运动量过大,引起反作用。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调理配合运动来治疗。

4.药调理
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可以遵医嘱使用温经散寒、温补脾肾的药物,如果出现痛经、月经不调可以服用艾附暖宫丸。如果出现腹泻、大便不成形、腰骶部寒凉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。其他可以使用的药物包括当归、杜仲、益母草、芍药、人参、牡丹皮,以及川芎、甘草、牛膝、桂枝、莪术、阿胶等。还可以使用艾叶、肉桂、花椒等煮水后泡脚,具有一定温肾散寒的功效。

5.其他疗法
还可以通过其他疗法如:艾灸、针灸、拔罐、按摩等。艾叶能够温经活血,用艾叶艾灸关元、气海等具有暖宫效果,可以行气活血。针灸、拔罐等方法也能驱寒通络、活血化瘀,缓解宫寒。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、艾灸、拔罐等操作,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,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。
留言咨询

提交

信息提交后,将有专人联系您!